阅读历史 |

06 君子玉(2 / 26)

加入书签

知道了,老老实实待在家。父亲既去赈灾,前些日子我清算了庄子送来的年货獐子、狍子、野猪、家猪、野羊、家羊都该有剩余,我再封两百两银子,父亲一并带去,就当沈府捐的。”

沈榷停下喝茶的动作,“今年怎多了这么多?”

“换了钱谨掌事,大家都有干劲儿,庄子林子收成好,进贡到府里自然多。今年还新开了几个商铺,生意也很好。再说咱家人口又不像别的那些高门贵族乌泱泱全是人。”

沈府虽修得大,但就几个院子住了人。既然沈祁安提到人丁这事儿,沈榷接着他的话说:“你大哥已经成亲,你若是有喜欢的人,我派人去提亲……”

“别别别,我喜欢的人,你若是都去提亲,到时候咱家住都住不下。别说年年有余下银钱,怕是庄子里的树根子都要撅来吃了。爹,您老能嚼得动?”

“你,你整日没个正形!”沈榷原还想着沈祁安到底长了一岁,稳重许多,现在又是这副笑嘻嘻的德行。

“没别的事儿我走了,东西备好我会尽快差人送去朔州的。”沈祁安说罢转身要离开。

“回来!还有件事儿!”

“您吩咐。”沈祁安又转头回来。

“姜沅过几日要回姜府,你还是陪着去。回礼都挑好了,你去个人就行。知聿虽病着,但是咱们也不能失了规矩。沅儿这孩子挺好的,若归宁一个人回去,让人瞧了怕是要说闲话。”

“好,我知道了。这回真没事儿了吧,那我可就走了。”

“去吧去吧。”沈榷摆摆手。

书柏重新往沈榷茶盏里填了茶,“二哥儿越来越有出息了,小时候他跟着岳尧先生读书做文章,先生夸咱们二哥儿是他教过最聪慧的孩子。主君也知道,那岳尧先生博闻多识,教过的学生不可胜数。能得他的青眼,可见二哥儿是个读书有悟性的。”

沈榷听出他话里有话,叹了口气,“这孩子是个读书好苗子,可是宦海沉浮,我如今站在如此高位尚且战战兢兢、如履薄冰,更何况圣宣老王爷的势力在朝堂上盘根错节,连官家都要忌惮几分,他们不会放过祁安的。”沈榷放低了声音,情绪里满是压抑不住的痛苦,“你也知道,祁安刚出生时,圣宣王爷可是要派人掐死他……”

沈榷说不下去了,只得转了话题。“况且,当官之法,唯有三事,曰清、曰慎、曰勤。知此三者,可以保禄位,可以远耻辱,可以得上之知。祁安这性子也不知道像谁,竟是这般天不怕地不怕。他若在朝堂上遇见与自己政见相左的,怕是要和人当堂打起来。不为官也有不为官的好处。”

书柏也不好再说什么,只是觉得可惜,“只是可惜了二哥儿……”

“没什么可惜的。祁安,祁安,意儿当年给他起这样的名字,便是希望他能平安顺遂。安儿如今当个富贵闲人也算是随了他母亲的遗愿了。”沈榷看着沈祁安消逝在松林中的背影,嘴里的茶水泛起了一股苦味。

大年三十,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。寒辞去冬雪,暖带入春风。沈家的除夕夜因为主君不在,显得有些冷清。早早吃了年夜饭,都坐在正堂守岁。府里上上下下都很意外,沈榷不在的情况下当家主母和二公子能和对方和睦相处这么长时间。

宋熙宜是心里记挂着沈榷,没心思顾及沈祁安。只不过沈祁安用完饭还能老老实实坐在那里是真的奇了怪了。

主人家身边都放了个精巧果子盒,里面分格装着细果、时果、蜜饯、澄沙橘、韵果、皂儿糕、蜜酥、市糕、炒槌栗等消夜果子。

沈祁安剥了个小橘子,囫囵个儿塞嘴里嚼着,目光看着在游廊下坐着的两个人。

大宁城的上空绽放出各种绚烂的烟花。姜沅顾不上冷,探出半个身子仰头去看。五颜六色的火花交织在一起从天上落下来,姜沅脸上充满笑意,灰白色的毛领簇拥在他脸庞,衬得他终于有些孩子气了。

沈祁安收了视线,吩咐月风:“去把库房放着的铁树银花都搬过来点了。”

“啊?二爷不是嫌那味道大不让放吗?”

那铁树银花本来是新出的稀罕烟火,放出来最是漂亮,可用的火药多味道重,有些呛人。沈祁安讨厌那味道,就让人收进库房,过年只放那寻常炮仗就行。

“我什么时候说过!”沈祁安马上狡辩,“快去!”

等沈祁安再看回去,姜沅已不在原来的位置。他和沈知聿一同回到正堂内,站在宋熙宜跟前。不知道在说些什么,然后姜沅与沈知聿便一同离开了。

颐林院早就备好了红箩炭,厢房里烘得暖和,下人们服侍姜沅与沈知聿洗漱,两人只穿了亵衣躺在床榻上。起初两个人仍是背对着彼此,可沈知聿突然翻了个身将手臂搭在姜沅腰上,虚搂着他。姜沅还没睡着,因为沈知聿这一举动吓得浑身僵住。

“沅儿,你睡着了吗?”

姜沅犹豫着不敢说话,沈知聿这一动作仿佛将姜沅抱在怀里。两人离得太近了,沈知聿的一呼一吸姜沅都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。

“睡吧。”沈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