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1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居然,一样要早些成亲。

无论做什么,都要早些成亲。成亲究竟是什么灵丹妙药?早些成亲能化腐朽为神奇吗?能生死人肉白骨吗?”

陆氏见谢凡沉默不语,知道宝贝孙子并不甘心情愿。于是温言细语劝说道:“乖孙儿,早些成亲就有人来照顾你了。福顺虽然不错,可到底是个小子,毛毛躁躁。哪里比得上媳妇儿知冷知热,会疼人。”

谢凡并不认可,心里暗想:“我才不用结婚找人照顾自己,我可有四十多年单身经验,怎么照顾不好自己。”

于是坚持说道:“可孙儿还是想先参加秋闱,举业为重。中了举人再成亲,双喜临门,岂不是更好?”

陆氏摇了摇头,继续说道:“双喜临门固然是好。只是乖孙欠考虑了。你如今即将十六,等到戊午秋闱,你便是十七岁了,那周小姐却是十八岁了。于男子虽然无碍,却不能让女儿家等这么久。”

听了陆氏这一番话,谢凡终于无法反驳,他也明白:“这年头,女孩子十八岁不结婚就已经是‘大龄剩女’了。在前世还是在读书的年纪,也许是高三,也许才上大学,哎。”

谢凡只好点头答应,说道:“单凭祖父祖母安排。”心头万般无奈,却也无可奈何。

谢凡仍和往年一般,带上礼物,随着祖父一道去李家拜年。左邻右舍皆是喜气洋洋,只有李家门庭冷落,丝毫不见新年热闹喜庆,格外凄凉。

李宁得了脏病,自知颜面尽失,终日只将自己关在房中,不愿见人。纵使谢凡来了,李宁也坚持闭门不出。他身上毒疮已经恶化,形容可怕,口中咽喉也有脓包溃烂,说不出完整话来。

只隔着门板对谢凡断断续续说了些话。谢凡勉强听懂是让自己好好读书,早日中举,又恭喜自己即将成亲,祝愿白头偕老。

谢凡听了心头一紧,眼眶发热,连声答应。临走时嘱咐李宁好好养病,李宁也含混着答应了。

谢凡历来吃得香睡得好,总是整晚好眠无梦。从李家回去当晚却梦见了李宁。

梦里李宁还是初见时候,一同参加县试的机灵模样,皮肤光洁,笑容满面,对谢凡说了句:“凡哥儿,我要回家去了,先走一步。”

新婚之夜

李宁说完,不等谢凡答话,便转身一溜烟儿跑了。谢凡伸手想拉住李宁衣袖,却怎么也抓不住。谢凡一着急,便醒转过来,睁眼望见床头,心头一片茫然。

这一日谢凡颇有些心绪不宁。次日傍晚,便听邻村传来消息:李小秀才上吊寻短见了。

原来谢家祖孙去李家拜年第二天早上,家人给李宁送饭,叫门一直不应。那人便推门而入,进门就见李宁正吊在房梁上。李宁舌头已经吐出了老长,加之浑身红疮溃烂,死状可怖,把那人吓了个好歹。

谢凡听闻李宁死讯,虽早知道他身患不治之症,也不免难过。又想到前日梦境:“难道那晚做梦,就是李宁向我托梦告别?”瞬间心中悲伤之情难以抑制,滚滚落下泪来。

李宁年少夭折,又身患恶疾,李家整治丧事也不过草草了事。因为正值新春佳节,李家人也未设灵堂,不叫人来吊唁。只请来阴阳先生,寻了块地方安葬不提。

谢凡这几日里,一则感伤好友去世,二则忧心自己婚事,心头总不平静。谢老秀才夫妇每日料理准备谢凡婚事,无暇分身,只是稍稍劝慰谢凡而已。

《礼记·昏义》有云:“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,而下以继后世者也,故君子重之。”此时风俗,上至帝王公侯,下至平民百姓,婚姻皆是人生大事。

对于谢家和周家这般读书人家,婚姻大事更是兹事体大。两家上上下下,人人皆是忙忙碌碌,精心筹备。婚姻大事于两个家族至关重要,不过对于新郎、新娘本人,只须尽力配合便可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