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95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的人村民专程去打听过,八百文钱一斤的鳌虾,运送到扬州之后,竟然能卖到十几二十两银子的高价,这暴利,让他们心动了。

他们自然没有开酒楼的资本,但他们可以参与养殖呀。

“穗恭人,我们此次前来,是想参与鳌虾养殖。”李家沟的李里正恭敬的开口道,“我们李家沟在两座山的沟谷之间,有许许多多的小池塘,村里人平时也就养些鱼虾,卖不到太多钱,听说鳌虾价格比较高,就想来问问能不能也让我们跟着养一些。”

程弯弯放下茶盏。

她在李家沟的五十亩地,一共也就产出不到三万斤的鳌虾,根本就供应不了那么多客户。

本来还想着明年再让吴小锤租个两百亩地扩大养殖,但挖池塘实在是太麻烦了一些,倒不如就用现成的。

李家沟的村民一家养一些,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。

她笑着开口:“你们想养殖当然行,不过我这里得抽一层盈利,且这鳌虾卖给谁得是我说了算,要是能答应这事,明年开春就可购买虾苗养殖了。”

李里正大喜,要是让他们自己找销路,那不是难为人么,他们可不认识什么扬州青州的商人。

而且一层利并不算多,这有什么不能答应的。

他立即道:“穗恭人要是不放心我们,可以立即签合同,谁要是违约,百倍赔偿。”

程弯弯点头,让人去准备合约,合同签订后,再让吴小锤教李家沟的人熟悉鳌虾习性,只等开春后就能养殖了。

李家沟的人知道这鳌虾赚钱,有些人家的池塘比较小,为了多养一些,于是让全家人一起挖池塘,池塘越大,养的鳌虾就越多,来年的收成也就越高,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
程弯弯手上还有土豆和西红柿种子,她平均的分给其他村的里正,让村民们都种植下去。

土豆和西红柿的市场反响虽然不如鳌虾,但也吃得开,在头两年的时候,地里不管种多少,都能卖出去。

她自个种这些太麻烦了,比起其他生意赚的也不多,于是将这些盈利让给村民,附近的村民富起来之后,平安县自然也就富起来了。

就连以懒惰闻名的桂花村,也加入了种植的队伍,马不停蹄的忙碌起来。

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

只有生活越来越富裕,老百姓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有尊严。

萧秦大运河

这样忙忙碌碌,一眨眼就到了腊月年底。

大河镇的例行分红自不用多说,今年的重点在运河上。

经过半年的辛苦努力,运河的三期工程全部完工,从扬州到湖州的水路就此打通。

大河镇原来的那条大河足足拓宽了五倍多,曹家最大的船只都能畅通无阻的开进来,且能并列两艘船,可见河道的宽阔。

在河道边上,修建了四个码头,商船可以有序进入,不会造成河道拥堵。

在四个码头附近,还开辟出一块地修建了一长条的仓库,商船卸货后可直接租用仓库存放,既能方便来往商人,也能给大河镇多一份收入,与此同时,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,吸引其他地区的汉子前来当扛大包的搬运工。

运河完工这一天,大河镇举办揭牌仪式,邀请附近县镇各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前来。

东北风呼呼刮着,阳光驱散了一些冬日的阴霾。

河道码头上站满了人,有大河镇本土人,有南阳城开挖运河的工人,有四处慕名而来的商人……

魏县令作为运河的第一负责人,站在最高处。

“今天是一个黄道吉日,也是大河镇运河建成之日,两年前的某一天,穗恭人和沈大人提出修运河的想法,两年后的今日,当初的想法变成了现实……这条运河,南通青州,西去南阳,东连扬州,可直接北上去京城……”

“运河之所以能修成,要感谢每一位付出的人,首先是穗恭人,若不是穗恭人提出这个想法,至少十年内都不会有运河,其次,感谢大河镇的每一个人,因为第一笔资金就是来自大河镇的所有百姓,再次,感谢湖州所有捐款了的商人,谢谢你们为湖州的建设添砖加瓦,第四,感谢扬州、青州、全州等各地外商,最后,还得感谢运河途径地官府的鼎力支持……”

“当然,我们还得感谢最重要一个人,那就是——”

魏县令侧过身,双手恭敬的拱着,看向身后的华丽屏风,“有请秦王。”

程弯弯站在边上,微微惊愕,这秦王怎么也来了?

秋天的时候她陪着四蛋去湖州赶考,当时两次拒绝秦王,她还以为这秦王会不依不饶,后来听知府大人说京城又派了一位监管运河的官员过来制衡秦王,那位官员是皇上的心腹,来湖州不是为了盯运河进度,而是为了盯着秦王不搞幺蛾子。

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,秦王根本就没时间来找她的麻烦,而她也已经将这号人物忘到了脑后。

没想到,运河建成之时,秦王竟然来了大河镇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