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08(2 / 3)

加入书签

后手吧。”就连小药童也有些心惊,难道真的要乱吗?不会吧,大乾多强啊,这几年还雄兵百万去征伐,虽然是打了几场败仗。……桑萝和沈烈又买了两大袋盐,想到家里囤的面粉和糯米也不少,酒曲也买了些,这才打道回去。沈烈在往城门口的方向停了停,问了几拨看着是要出城的老乡,问了方向,挑是三里村那一带的相约同行,几十个青壮,外边的流民也只能盯两眼,有什么想头也先压了下去。这次回村就没走小道了,直接进村,把几家各走了一圈,戏算是做全了。

村里人一听这几家去县里的在县里寻到长活,少不得羡慕打听,桑萝应付几句,和沈烈一起进了陈家。把盐和药及剩下的银钱给了陈婆子,而沈烈一回来,小子们的训练自然又提了起来,陈大山和沈安沈宁各家一通知,呼啦啦一片进了山,悄悄跟着摸进去的还有沈金。桑萝倒没急着回去,还在陈家,远远看到沈金溜出家门,绕开他自家大门摸去跟一群孩子汇合,成功凑到一起后那乐颠颠的小样,心下犯了愁。她把下巴微朝沈家小院抬了抬,低声问陈婆子:“阿奶,那边最近有买粮吗?”陈婆子也看到沈金了,一听这话桑萝这话就叹气,摇头:“小金几个抬到这胎算是倒大霉了,那两口子心大得很。”把前番李氏回来之后的事低声与桑萝说了,又说李氏一走,这沈三是彻底舒坦了,每天除了弄点吃食就正经窝在屋里猫冬了。“小的那个甜丫这一个冬都全靠几个当哥的带着。”真乱起来,沈家三房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,只陈婆子很清楚沈家两房的事,多的一句也没说。……傍晚沈安和沈宁带着一群小的在院里认字,沈金也在,桑萝在灶屋里准备做晚饭,一时没忍住,压低了声音问沈烈:“我上午私下里问了陈阿奶,你三叔和三婶都没去买粮,沈金几个后边怎么办?”那两口子打了那一架,是因为错失了豆子涨价前的机会,打完了李氏到底也不舍得再买,因为就连豆子都涨得太贵,家里也有些存粮和豆子,抱着侥幸继续服役去了。人没在眼前晃好还,沈金却是几乎天天往这边凑的,沈烈白日里还教沈金弹弓和套山鸡的技巧,哪里能忘了这几个小堂弟,原就是他一手带大的,心里何尝不煎熬。但让他带上沈三和李氏,那又是绝不可能的。他可以照拂几个堂弟妹,却没办法对沈三和李氏心无芥蒂,孩子和父母分割得开吗?就算他愿意,沈金几个又愿意吗?这世上,只要当爹娘的不是对孩子极度恶劣,孩子平时跟你再亲近,关键时候恋的还是爹娘,这放在天下哪一个孩子身上都是一样的。所以沈烈连问都没法问,说教打猎可以,真要提到避祸,别考验沈金了,这样的事能管得住不漏给当爹娘的?别说他根本不肯带沈三和李氏,只说这事漏出去是个什么后果,尤其他那三叔三婶那样的性子。五家人是绑在一起的,他不能给自家和另几家招来风险,不然也与王春娘无异了。看着院里沈金万事不知的欢颜,两人皆沉默。……腊月廿三是小年,五家人谁家也没怎么张罗,因为人都在山里,也是这天,十里村来了两个外村人,村里人也都识得,卢婆子的亲家母婆媳二人,提着个篮子探亲家来了。作者有话说:这一章上一版其实加今天一共纠结了三天,我自己在文档上改了好几次,原版相对来说想得较细,也与后续几个剧情有关,在后续大纲上确实没有什么风险,但今天也仔细思量了,那应该是有我这个作者的安排加成才能没有风险,如果是个真实的世界,会不会有这么完美,难说。纠结了三天,临到下午还是改了,因为改版后相对来说人设和剧情的合理性会更高一些,很抱歉给已经看过的朋友造成了不好的阅读体验了,修文前很犹豫的一点就是怕影响大家的阅读体验。这一章修文修到六点,原该今天更新的章节是赶不到六点了,晚点写完再放出来。另外:箭毒那个不严谨的,作者没学过医,这是网上查的资料,别当真别模仿,再就是这是古代背景,可以打猎,咱们现在还是提倡保护野生动物哈。 两婆子过招婆媳两个一路招摇过村,逢人就笑着打声招呼,人问她这是瞧外孙来了,王婆子就笑:“可不是,许久没见着了,想得紧。”声音那叫一个亲热爽郎。就这么一直到了卢家院外,人未至,声音已经先传进了小院,卢婆子只听这声音,耳朵就是一竖!王家婆媳,她可是等得太久了。放粮的屋子铁将军把门,卢婆子把衣裳整了整,整着衣裳,就把脸上的神色也整了。王家婆媳恰进了院门,笑得极热情的唤了声亲家母。卢婆子心里攒了一旬的煞气是半点儿没现在脸上,和从前一般无二,笑面迎人:“哟,孩子外婆和舅母来了?快屋里坐。”一边笑着把人往堂屋带,一边不着痕迹扫了眼王婆子手臂上挎的那个篮子,老规矩,盖着块布,什么也瞧不着。王婆子也算是妙人,跟她几个儿媳的娘家怎么走动卢婆子是不知道,凡是来她们卢家,必是提个篮子的,村里人瞧着可体面,不知道还当是带了什么来给外孙吃,事实上,那篮子人家真就只是提着,里边是不会有什么东西往出拿的。她一如往常任那婆媳两个自己在堂屋檐下坐,因为这一块光线是最好的,乡下人家来个邻居串门,最常也是把椅子长凳提溜到檐下请人坐,半点儿不违和。卢婆子转身去灶屋倒了两杯温在炉上的热水,笑吟吟道:“今儿小年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